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Panasonic X 14-42



有幸跟友人借到這顆, 呃.... 現在可以說是最小巧的旅遊鏡.
扣掉 mount 跟保護鏡, 只有一張 SD 卡的高度, 真的很小. 使用時會跟 DC 一樣展開, 從 14-28-42 鏡頭是 長 - 短 - 長 這樣的變化, 最短時大約在 24-28 這段.


個人只單純的用 GF2 做點很簡單的測試. GF2 是 12MP 密度的 sensor, 單單就這樣看來 12MP 很小, 但 M4/3 因為只有相較於 135 1/4的片幅空間, 所以在 M4/3 上的 12MP 相素密度其實相當於 135 上有 48MP (現在最多的是 1Dx, 46MP) 的解析度, 所以實際上非常考驗鏡頭的光學解析能力, 而這顆鏡頭是我目前玩過 M4/3 原生鏡頭裡唯一一隻放大到 1:1 時還能看的 (4000x3000 切 2048x1360, 1:1), 以旅遊鏡來說, 真的不簡單...

老實講就算 nikon 家的定焦也沒幾顆中央能到這種解析度.....
個人推薦用它的 14-28 這範圍的焦段.


filter 是 37mm, 覺的蓋子很容易不見...

左邊是電動對焦按鈕, 中間是廣角 <-> 望遠切換按鈕, 完全電動鏡..


 一些照片...










還有續章...
Panasonic GF2 + X 14-42mm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座一望二

可能以前就寫過這類的文章吧, 我想不起來. 今天看到這則新聞, 更是有點感觸
---------------------

周星馳未演《西遊》自嘲「老了」 嘆做導演命苦!

記者許世穎/綜合報導
「喜劇之王」周星馳(星爺)耗費5年推出新作《西遊:降魔篇》,接受大陸媒體訪問時,對於只導不演笑稱自己「老了」,更說當導演「命苦」啊!
---------------------

其實這類的說法很常見於:
"當學生真好" <= 在社會上工作時.
"當校長真好" <= 自己是老師時.
"當大人真好" <= 當自己還小時.
"當老闆真好" <= 當自己還是員工時.
"當隊長真好" <= 當自己是隊員時.
"有錢人真好" <= 當自己很窮時.
"單身真好" <= 當自己有家時.
"美國或日本真好" <= 當自己不長住於這個國家時...

是的. 會認為什麼最好? 就如上面所說, 印像不清楚也不很瞭解, 單只有正面印像時, 你會覺的它很美好, 就像同樣碗裡的肉, 別人碗裡的看起來就是比較大塊 (其實我也是這麼覺的..), 就像當兵, 被軍官士官狗幹時, 就會覺的軍官士官可以狗幹兵這樣真好, 其實我也覺的, 當導演時才發現當演員真好. 

等到真的一腳踏進去時, 才會發現你上當了.

講學生的例子好了. 當時還在私立二技唸書時, 那時剛退伍不講, 二技的課程其實跟二專差很多, 根本直接拿大學的課程來教, 而大學的課程有它自己的一套系統, 沒有相關的背景學養是很難接上去的, "除了背以外還是背" 不是這種理科學校可以通用的唸法, 考到研究所後, 更是發現自己基礎的不足, 唸的更是累. 那段時間.... 沒有寒暑假, 沒有禮拜六日, 沒有上下課, 沒有分指導教授在不在, 也更沒有分日夜. 一直到今天工作五六年後回想起來, 學生時代真的比現在累上許多, 不像現在還有假日可用....

我會不覺的 "當學生真好" 就是因為我一直很牢記那時我過的是什麼樣子的生活, 並不會因為現在工作過什麼樣的生活, 我就會忘記, 甚至是醜化它. 這些年也見過太多老闆, 自己出來創業當老闆, 以為這樣可以賺比較多, 卻發現腰彎的比業務還低, 加班加的比工程師還晚, 花錢比自己小孩子還兇, 被客戶擺臉色的次數比自己吃過的米還多時, 才發現原來老闆真難當, 老闆真難擺爛, 老闆並不是整天窩小房間裡自爽就好, 老闆並不是只有自己做的好不好這麼簡單的責任而已時, 就開始懷念起以前當職員時的日子, 說 "當員工這麼爽, 可以照上下班時間上下班" "怎樣怎樣還可以領高薪" "上班都不好好上班" etc.... 完全忘了自己以前就是這種得性....

"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 也許可以形容這樣的現像, 但我個人覺的今天看起來, 比較像是 "別人不管怎樣都過的比我爽", 他忘記了, 所以覺的美好.

"越不瞭解會越認為它美好" 這類的例子其實我更常在一些政治狂熱者身上看到, 有些人整天喊中國好, 也沒事就往中國跑, 回來也向大家宣傳. 不過當你問為什麼不搬過去住, 他可能答不出來.... XD   而這種像 "郭冠英" 這類的人, 把以上的話 "中國" 改成 "日本" 或改成 "南韓", 會發現又有另一大群人符合這個條件, 這種 "外國月亮比較圓" 的現像其實並不奇怪, 而是出於認定. 去年跑去日本玩, 不過我並沒有對日本有任何期待, 即使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去. 當我看到東京車站裡面髒亂程度跟臺灣桃園車站相若, 手掌從樓梯扶手上還可以沾到口香糖渣時, 苦笑了一下 "還好我沒有去期待日本有多乾淨"....

"我如果真的聽信那些美化過度的言詞, 我今天就會很失望". 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沒錯. 但實際上我不期待是因為我不想失望.


其實更可以這樣想: 人際也是這個樣子. 你越是對一個人越瞭解, 往往不是對他越喜好, 就是越厭惡. 我忘了是誰講過這麼一句話 "最瞭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敵人", 這是非常好的一句詮釋. 而我自己也發現, 其實越是熟識的人, 彼此之間往往就不會那麼尊重. 因為越是知道對方的底線在哪, 卻也會很常常的踏過對方的底線.

這就是瞭解跟不瞭解的嚴重差異. 也就是座一望二.

侯文詠曾在一本書裡這樣寫到 "如果我今天要取一個女人當我的老婆, 我就必需要瞭解她全部的缺點, 而且要確定自己能夠接受的了這些缺點". 這是一句很簡單的話, 但是是一個非常難做到的人生態度. 一件事物真的要瞭解到它的全盤, 它所有的正面與負面, 而並不是按照自己主觀去只接受正面或負面, 才能決定出真正正確的方向. 現在看來好的, 或不好的, 表示還有沒有看清楚的另一個面.

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

有關攝影

其實原本並不打算寫這樣的文章. 從拿相機的第一天我就認為, 攝影就是拍眼睛想要看的, 既然是 "想要" "看" 的人事物, 就是主觀, 就不可能像什麼學理一樣有所謂最好跟最差, 相反的, 要拿來看的東西, 它永遠都是毀譽參半, 不好不壞, 也正所以它不會是好或壞, 所以也就不存在寫一篇 "如何拍 "好" 一張照片" 文章的理由.

所以真的要講, 我只能講我自己的故事. 而我的故事中, 我要追求的目標是 "我想要看到的". 會這麼說是因為, 我看過許多學美術出身的人, 為了商業攝影去屈就大眾認定的美, 而不是自己想要的, 但追求大眾所喜歡的卻就是他要的, 雖然他明知道那並不是他喜歡的. 是的, 每個人的目標都不同, 所以在拿起相機之前, 要先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一開始玩攝影, 只是拿個傻瓜相機隨便照, 一方面是方便, 一方面那時我不知道我想要什麼, 那時我只知道防手振很重要, 就去挑了一臺有防手振機能最便宜的傻瓜相機, 簡稱 DC. 平心而論, DC 的優點也正是它的缺點, 它底片面積小, 所以鏡頭也小, 構成的機身就小巧好帶, 畫素並不太高所以可以構成更快的電子快門跟錄影功能, 以輕巧方便來說, 它很稱職, 換來的代價就是畫質普通. 當不追求畫質時, 可以停在這一步不動, 當追求畫質時, 就要開始考慮下一步.

DC 因為它 sensor 面積小, 相素密度卻十分高的關係, 造成了它先天的感光能力不足問題, 也造成先天性的雜訊問題, 而高相素密度的感光底片其實需要更高光學解析度的鏡頭, 才有辦法滿足 pixel-level 等級的清析度, 但相反的, DC 用的鏡頭一般光學解析力都很糟, 造成最後的成像結果必需要縮圖到原本長寬的 1/4 甚至 1/8 (原圖的 1/16 到 1/64) 才能看, 如果使用者覺的 640x480 就足夠的話, 現在的 DC 是非常夠用的, 但我還想要再清楚一點.

sensor 小還有另外一個副作用, 就是配合的鏡頭焦段要很低, 否則無法拍廣角. 一般 DC 市場可以接受的變焦焦段, 要等效 135 相機的 28 - 100mm 左右, 一般最廣會落在 30mm 付近, 望遠端不一定, 要看產品. 像我的 panasonic FS-12 它的鏡頭實際上是 5.5 - 22mm F.2.8 ASPH, 等效 135 的 31 - 124mm, 以 135 SLR 相機的角度來看的話 5.5mm 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焦段, 更別說它是非球面(ASPH)不是魚眼, 這意謂著 1.非常寬的廣角 2.極小的光圈 3.深不見底的景深  4.非常近的近拍距離. 而實際上, 它的確 1.有極深的景深, 即使拉到 22mm 端也很難拍出淺景深效果. 2.它可以拍很近, 這一點許多 SLR 鏡頭的確做不到. 3.糟糕的感光能力, 一方面是 sensor 本來可以受光的面積就不大, 一方面是被鏡頭限制住進光量, 但也同時收斂了銳利度. 4.感覺不出的廣角? 是的, 因為都被 sensor 的可用感光面積給裁掉了. 這是後面會講的 crop size. (其實一直到今天, 這臺 DC 仍舊是我所有相機裡最能拍近拍的.)

然後這種相機為了要輕便, 大多都是電子快門, sensor 影像峰值對焦, 沒有機械光圈, 所以不能調光圈, 也往往不能調快門速度, 可以說為了輕量化做了相當多的犧牲. 但是要思考一點, 是不是每個人都要可調光圈? 機械快門而且是可調速快門? 淺景深? 可以接受不能近拍? 照出來的相片放大到 1:1 還很清析?  甚至可以接受沒有人臉偵測, 甚至沒有即時上傳到 facebook, twitter 等功能?
還是只要拍的好就好, 拍不好你就是該死, 我哪管你那麼多?

是的. 我還是一句老話. "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因為沒有 100 分的產品.

當然啦, 人的貪念總是無止境的. 在玩過 DC 一陣子後, 對它的諸多不滿也要整理一下, 哪樣是我想要的, 哪些是無所謂不用理它的. 我開始鎖定高解析度跟高 ISO 後, 就開始找下一臺相機, 這時剛好無反光鏡相機的出現 (Olympus E-P 系列, Panasonic GF 系列, sony NEX 系列, Pentax Q 系列, Nikon 1 系列. 後面兩個是在我買之後才出現..), 加上那時對相機也不是懂很多, 也只能用傻瓜功能去看待一台相機做的好不好. 那時在店裡測 Panasonic GF2 表現比當時的 NEX-C3 要好, 就買 GF2 了. 雖然今天回想起來, 當時就算買的是 NEX-C3, 也不盡然是啥好下場...

GF2 一開始它的高 ISO 能力跟照片解析度我還算滿意. 而 GF2 從一開始, 到今天, 給我的印像就是很難用, 它的用法很接近 DSLR, 但它的市場定位卻是一臺高階 DC, 但它的傻瓜功能卻遠遠不如它們自家的高階 DC (ZX, LX 家族那些) 來的聰明, 最明顯的幾點就是測光不準, 白平衡不準. 測光不準到它的 M 模式測光表都不能被相信, 更別提它 A 跟 S 模式下參數會怎樣亂跳, 拍出來的照片曝光度跟對比就不好抓 (到今天我 D90 用一年多, 我仍然這麼感覺..), 白平衡不準就是會色偏, 雖然機器的白平衡可以調, 但是機器本身的 LCD 顏色很豔, 會看不出來真正照出來的顏色是什麼樣子. 總之買沒有多久, 我就對 GF2 非常不滿意.

僅管很不滿 GF2, 但我意識到一件事情, 如果今天真的是 GF2 很差, 那也就算了, 但就是有人用 GF2 可以拍出很好的照片. 那是不是我該檢討? 而且, 確定摸熟 GF2 的所有功能跟特性了嗎? 很冒然的否定一臺相機, 我想這樣的心態, 不管換到哪一臺相機, 永遠拍出來的都是爛作品. 因為只會怪罪到是機器不對, 不是自己不行.

GF2 其實讓我學到很多, 怎麼去掌握光圈跟快門去調整想要的曝光 (因為它的自動功能真的很糟), 焦段跟物距的關係在哪? 光圈大跟小真的只是差在快門快慢? 甚至怎麼樣去拍出現場該有的顏色? 是的. GF2 是我第一個可換鏡頭相機, 我也從它身上開始學到鏡頭的光學特性,  以焦段的例子來說好了. 它接上 14-42, 轉 25 端, 為什麼跟人家底片機用 50mm 焦段拍出來的就是差那麼多? 景深沒有, 立體感沒有, 更別提銳利度沒有, 對比沒有. 為什麼? 因為有人去創造出 "等效焦段" "等效光圈" 這種詞, 我一開始不懂為什麼, 所以做了很多實驗去比較, 比較出來的感想就是 "那只是少部份等效", 絕對不會是等於. 但很多人把 "等效" 看做是 "等於", 而且深信不疑. 我也被 "等效" 這種說法騙了很久.

相較於 135 底片機, 因為底片感光面積的不同, 所以也又衍生出所謂的比例換算說法, 而比 135 小的, 我稱之為 crop size, 它會把可視角度跟可視範圍切掉, 讓它看起來好像是等效, 但實際上, 鏡頭的光學特性, 像最近對焦距, 實際的光圈等, 並不會因為 crop size 的改變而改變, 50mm F/1.8 就是 50mm F/1.8, 它並不會因為你今天拿去 M4/3 上用, 它就等於 100mm F/3.6 還因為等效光圈縮小畫質銳利度還可以提升, 因為 100mm 的物距最近限制是 90cm 左右所以最近物距也自動從 45cm 拉長到變 90cm..... 然後照片拍不好就被說, 因為你這是 M4/3, 片幅小, 所以一定拍不好 (我真的不知道這種邏輯是從哪裡生出來的), 也會有人說你用的鏡頭不是金圈圈紅圈圈, 顏色就是爛, 掛 N 鏡掛紅圈圈的拍出來就可以多美, .....

這些並不好笑, 這類的笑話網路上到處都是....

不過說真的, 後來才知道在網路上講那些酸言酸語的人, 也根本不瞭解 M4/3 這樣做的好處在哪. Olympus 當初發表 4/3 這個規格, 我想除了為了有效節省成本以外, 很多就像 Olympus 所講的一樣, 縮小片幅同時抑制邊緣畫質不佳, 色散, 鏡頭過大等種種的問題, 賭的就是能發展出更廣角的鏡頭彌補它先天廣角能力的不足 (再怎樣不堪, 還有 DC 墊底啊...), 相較於 NEX 跟那巨大的配對鏡頭組成的頭青腳重, Nikon 1 片幅砍更小機身卻比 GF2 還大, 這些相比之下, 我反而覺的 M4/3 族的產品 (含 Olympus 自家產的) 取到一個相當好的平衡點, 而 Panasonic 的銷量也證明了市場的接受度. 不過即使是這樣, M4/3 的畫質跟對焦速度也一直都是它的痛...

至於顏色對比嘛, 很多家的 DSLR 也抹很大, 有玩過底片機的就會很有感覺...

GF2 在我手上也差不多一年多, 一年之中不打算換掉 GF2, 是因為手上還有以前老爸 canon EOS 50 留下的兩顆鏡頭 28-75 跟 70-300, 還有自己買的 canon FL 50mm F/1.8 S.C. 可以實驗, 扣掉 70-300 不能機械式縮光圈所以成像都不理想以外, 其它兩顆鏡頭給了我很多思考的空間, 28-75 這顆是很便宜的旅遊鏡, 但 28 端全開光圈下的成像卻很優異 (28 以上當送的..), 色彩對比也不錯, 而 50mm 定焦那顆是底片機年代的有毒玻璃的產物, 顏色真的很漂亮, 可以說我會留下 GF2 繼續用就是因為這顆鏡頭給我的感動真的很大, 大到我覺的原廠那兩顆 kit 鏡拿去垃圾筒丟掉都太便宜它(也許這麼說有點嚴重, 往下看吧), 慢慢習慣等效 100mm 焦段的窄小畫面跟視角後, 我也用這顆鏡頭配 GF2 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這顆鏡頭可以滿足我對細節還有立體感的要求, 雖然它的焦段真的很難用. 從那時開始我就對鏡頭的影響相當的肯定...

當然, 只有 50 是不夠的, 後來物色了許多家鏡頭很久很久, 決定下手 nikon 16-35 F/4G VR 這顆, 會考慮用 nikon 的鏡頭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而當時只是想把這顆鏡頭接 GF2 用, 因為它的焦段對 GF2 來說是很好用的焦段, 這裡有一些拍照的樣本可以看. 不過就在這時, 好友借了我一臺 nikon D90, 從這時開始我就全面轉向 nikon 的系統. 而 16-35 這顆鏡頭我也很喜歡, 它完全滿足我想要的細節感, 同時也可以拍很廣角, 但它就是景深感的表現還好而已. 選 Nikon 的系統, 坦白講, 就要能接受它只能算可以的顏色, 最少相較於 canon/fujifilm/olympus 來說是這樣子, 我想從 Nikon 跳去用 Canon 的人會很有感覺這兩家顏色的差異性...

後來也再買了一顆 50 的鏡頭給 D90 用, 就是這顆. 這顆的表現就像文章中寫的一樣, 畢竟 canon 50 可以說是 GF2 的救命恩人(?), 於革命感情良好, 是一定要敗一顆的, 而且更別說這顆是市面上 F/1.4 光圈裡最安價的鏡頭. 而那顆 50, 滿足了我想要很久的遠近對比感.

而借來的兩個月後, 我也自己去買了自己的 D90, 不過我還是很感謝 GF2, 正因為 GF2 這麼難用, 拍出來的成像如此另人挫折, 還是讓我學到很多很多, 最少也是因為它, 我只會想把 D90 用到發揮的出它該發揮的實力, 而不是整天一直座望哪天換 135, 換 120, 而且還幻想換下去自己就可以從白爛變大師.....

所以我一直都是白爛不是大師. (y)

2013年1月1日 星期二

奇文共賞

"星媒訪台驚訝-台北沒人亂丟垃圾"


作者: 新加坡記者林以君╱三十一日電 | 聯合新聞網 – 2013年1月1日 上午3:30
新加坡英文「海峽時報」前總編輯、現任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執行編輯韓福光(Han Fook Kwang)日前一趟台北行,讓他對台灣人公民素養印象深刻。他在昨天海峽時報兩度以「這裡不是東京」提醒讀者台北在公德心的進步。
韓福光約一周前造訪台北,對台北保持清潔的印象深植在心;這是他相隔超過廿年後再度到台灣,以往對台灣印象都來自於媒體,且負面印象居多。昨天他以「新加坡不光彩的事實(The dirty truth about Singapore)」為題撰文。
文中他自問:「難道都沒人丟垃圾?」「如果你手上有一張想扔的紙巾,是放進自己口袋?」韓福光的導遊告訴他,「台灣人就是這麼做的。」
台灣人沒有亂丟垃圾,而是回到家再丟;台灣人也把可回收的垃圾,與不能回收的區隔開。這讓他想到新加坡在垃圾分類上面臨的困難,更別提把垃圾帶回家。
韓福光寫到:「我必須提醒自己,我是身在台北,而非東京。」看到捷運站排列有序的通勤族等候列車,即便擁擠,仍是單排依序上車,「這是新加坡看不到的」。此時,他再度提醒「這裡不是東京」。
四天行程中最讓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在餐廳;他說,這不是到頂級餐廳,服務卻「比東京還要好」。
韓福光從非常年輕的餐廳服務生身上看到的是,「我從未在世界任何地方體驗過如此個人化、熱情、有見識的服務」。
這是他在鼎泰豐體驗到的,而以這家餐廳「翻桌」速度來看,他寫到:「可不能說這是個慢條斯理日子裡遇到的特殊服務。」
回過頭來,韓福光提醒讀者,新加坡人很多不好行為長久以來都未見修正;包括通勤族占據捷運出口,食客在熟食中心吃完飯不主動歸還碗盤,居民不做資源回收,看電影講手機。
韓福光寫到,很多人常說新加坡是世界第一等的經濟體,卻沒有伴隨著社會的優雅行為(social graces),這可能要花一個世代的時間才能兩者兼顧。
新加坡華文報紙近來最常以「公德心」描述所謂的優雅行為,在韓福光這篇文章,他認為,薄弱的社區意識導致新加坡人缺乏公德心。
他也問了在台灣工作的同事,台灣人為何這麼有公德心。
這位女同事說,原因很多,特別是一九八七年解嚴後,政治與社會覺醒,更多人參與與台灣有關的公眾事務,讓大家有更強的「台灣人本體意識(Taiwanese identity)」。
韓福光說,政治上,台灣常有些不光彩的事,經濟發展遲緩也有一段時間了,「但他們在社會態度舉止方面,似乎踏出了一大步」。


我去海峽時報的官網的確沒有找到類似的新聞, 而且長久看慣滿地垃圾, 再看到這篇新聞後, 我深深的覺的, 臺灣的製造業一直都是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