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計劃裡, 這種鏡頭是為了後面要搭配 speed-booster 這類的減焦鏡來使用, 同時前面還要配不確定能不能拉快門的外掛廣角鏡, 把理論光圈拉到 f/0.7, 但把片幅裁到 M4/3 來用 (因為外掛廣角鏡的邊緣真的完全不能看..), 無奈的, 後來 speed-booster 這類的減距鏡, 隨著 A7 家族的上市, 漸漸從市場上消失, 還有在賣的就是義文代理那天文數字價格的 metabones speed-booster 產品. 前置廣角則是根本借不到, 有沒有解析力比較好的新產品? 不知道, no body care. 所以在有確定的評測前也先暫時擱置. 於是最後, 只留下這顆鏡....
Nikon 在 1973 年生產這顆鏡頭時就是以昏暗光源下使用為主打, 不過時至今日, 老實講... 跟 AF-D 50mm f/1.4 這顆相比之下, 提升的快門速度非常有限, f/1.4 那顆搭的機身只要再拉一級 ISO 通常就可以追上靠 f/1.2 拉升的快門速度. 也就是說,
有路燈燈光的情況下還要拉到 ISO1600.... 這樣讓我很挫折啊, 於是減焦鏡跟外掛廣角鏡的物色就這樣停下來
另外一點就是看上它已經是個 40 歲年紀的產物, 成像應該不會太銳利, 基本上只要能取代過去 canon 50mm f/1.8 S.C. 那顆就足夠. 不過我錯了. 它全開光圈下的近拍, 銳利度仍相當清析..
這是優點, 但不是我要的... 而且, 也還好這顆光圈全開時遠距離成像不怎樣, 有我想要的輻射植物效果:
來一張 canon 50mm f/1.8 S.C. (FD) 拍的就可以看出, 這個玩法是刻意用鏡頭最爛的成像效果 (光圈全開, 用無限遠距離去對焦) 下, 去拍強光.
坦白講, 我超愛的.... Nikon 這顆可以有這種效果也算是附加價值吧...
抗耀光嘛... 這點比 Meyer 的厲害, 比 canon S.C. 的好太多, 除了這張特意拍的以外, 其它的照片幾乎沒有出現過耀光.
對比是我比較在意的一個項目, 畢竟對我這種重色調喜好者來說, 要能把顏色拉豔, 對比是很重要的條件之一...
上圖 Nikkor-S.C 下圖 f/1.4D, 兩張一樣都是色溫 4550'K ISO100 f/5.6 1/400s 色調標準. 可以看出跟 f/1.4D 對比暗淡許多, 其實相對來講, 我會覺的後者比較適合拍夜間, 因為暗光源下的成像對比一拉高很容易把暗部細節抹煞掉, 缺點就是強光下無法做到像 N-S.C. 鮮豔. 各有各的擅長處.
這兩張星芒比較照片的天空顏色更可以看出 AF-D 鏡的特色. 這一張是 Nikkor-S.C 55mm f/1.2 開 f/16, 20秒, ISO200, 色溫 2500'K, 兩顆都是 lifeview 下手動對焦. EXIF 裡寫 85mm 是因為我手動鏡資料忘了調回來..
這一張是AF-D 50mm f/1.4
為了公平比較起見, 我必需把兩顆鏡的曝光參數調整到完全一樣. 個人是覺的前者的星芒表現雖然不錯, 但很明顯的需要更長的時間曝光. 而且因為後者天生對比就低, 在這個場合下的表現反而比較優越.
最後再補上幾張配合 CPL 照的照片. 這些色調是用 VIVID, 但我覺的還是不夠豔..
原本是有點想打算拿來取代用很久的 Canon 50mm f/1.8 S.C., 但用下來還是覺的, 這兩顆鏡頭特性差很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