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2日 星期六

sony SEL1018

這顆鏡是買進 A7 後第一顆自動鏡頭, 因為謠傳說它在 A7 上可以使用 11-17mm. 會選用這顆鏡,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它是 APS-C 鏡.
這篇就是要講它的實用性怎麼樣. 要在 A7 上使用它, 記得跟這張圖一樣把遮光罩拿掉, 否則你會只有 14-16mm 可用而已. 首先先來看暗角的情況. 以下光圈都是開 f/22.

10mm. 不用看了

11mm: 這個暗角是無法還原的, 但已經可以在某些場合中使用.

12mm:

13mm:

14mm:
  
15mm

16mm:

17mm:
 18mm:

實拍 11-14mm, 11mm:

12mm:

13mm:

14mm:

乍看之下 12mm 開始到 14mm 都算可以用, 但實拍時其實有不少暗角影響:
強光場合下 12mm 暗角非常明顯, 即使光圈開到最大
14mm 其實也會很明顯, 嚴格講起來不能算可用焦段...


既然明知道有暗角為什麼還要拿 APS-C 鏡硬上 FF 機器呢? 我的理由很簡單..
1. 偷雞摸狗. FE 到現在並沒有 15mm 廣角可用, 但裁到 APS-C 就有. 這樣的話為什麼一定非要用 FE 鏡不可? 也許有人非全片幅鏡頭不用, 但我不會給自己這樣劃地自限.
2. 它輕. 225g 比福倫達 12mm f/5.6 的 230g 還輕, 福倫達的還不含轉接環的重量, 更別說對比對焦 16mm 以下焦段合焦提示能力會幾乎全部消失這個問題.
3. 以我的超廣角的應用來說, 用的不多, 但一定會用上, 也就因為它少用但又沒它不行, 減輕重量在少用的焦段演變成一種必需.

好, 那有沒有救呢? 有的. 但目前只試到 lightroom 可以修. 這是原始圖, 焦段12mm, 光圈 f22:

這是 lens corrections, lens vignetting 調到 90 後的結果:


如果不顧四個角落的畫質的話, 對我來講這樣是可以用的. 不過荷重允許的話, 這個焦段我仍舊會交給 sigma 8-16mm + D90...

這顆鏡另一個特色是星芒, 這是正對太陽時, 不需要縫卡, 直接縮光圈拍就可以:

夜間的. 近距離光源. 忘了開裁切. 18mm:

10mm:

遠距離光源, 18mm + APS-C
 10mm + APS-C 裁切
11mm 端測試照片:

10mm APS-C crop 測試:

拜廣角之賜, 對比好拉顏色豔麗, 橫定光圈 f/4 好拉快門重量又輕, 這種好東西只有 APS-C 鏡才會有 (寫這文章時 FE 在 15mm 廣角端還是缺席的..), 老實講我不知道有什麼理由要去排斥 APS-C 鏡.

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flange distance correction lens

這個實驗很久以前就想做了, 只是一直到有 sony A7 後才能做裁切比例比對.
canon FD to Nikon F: 約 x1.52, 跟增距鏡幾乎沒什麼兩樣:
當然的, 快門也會降一級.

這個是 M42 to Nikon F, 約 x1.05, 損失很少:

canon FD 是 50mm f/1.8 s.c., M42 是 helios 44-2. FD 的鏡後距校正鏡片也並不會都是缺點, 最少無限遠端的表現有相當的提升:
http://yoko-hama.blogspot.tw/2013/08/m43-to-e-mount.html
還有什麼實驗想做歡迎提出.